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諮商輔導問題討論(十五)---保密

vivienkuo
最近,一個個案跟我說
每天晚上,他都在被窩裡
玩手機玩到半夜一點才睡覺
我問他,是幾點上床的呢?
他說,九點

當下,我雖然覺得這樣的行為
對學生的身心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但是,因為還沒有想好要怎麼說
才不會讓學生覺得我是在進行衛教宣導
於是只問他,眼睛會不會痠
他說,眼睛痠了就睡覺

晤談結束後,我就在想著
這樣的狀況,該怎麼處理呢?
剛好,那天的下午就是團體督導
討論中,我又想起了這個疑惑
於是,便提出了我的問題

督導認為,這樣的情形
應該要跟母親說
此時,其他老師也提出不同的狀況
討論的面向變得比較廣泛
回來仔細想了以後
覺得還有一些部分不清楚



第一,跟母親說的目的是甚麼呢?
我們要如何透過母親的功能
對學生有更多的幫助呢?

第二,針對這一個狀況
母親的責任是甚麼?
專輔老師的責任又是甚麼呢?

第三,這個個案是非自願個案
和他建立關係頗為辛苦
好不容易,關係慢慢建立起來
他願意和我分享生活中的一些點滴
我卻把這種事情跟母親說
會不會破壞我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呢?

vivienkuo
我目前的看法是這樣子的

一個學生晚上玩手機,玩到半夜一點才睡覺
家裡的人都不知道,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是,學生隱藏的功夫很好
第二個可能則是,家人對學生的關心
還需要再加強

透過跟家長說明學生的情況
可能可以提升家長的警覺性
讓家長知道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注意

在晤談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生活細節
知道學生過著甚麼樣的生活
就有可能會知道,學生需要的是甚麼樣的協助

家人的關心和注意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環
有一些家長沒有辦法合作,那只好另當別論
如果家長願意合作,那麼學生進步的速度
或許可以比較快

跟家長說的時候,同時也要說明
學校是站在關心的立場
而不是希望家長回家用處罰的方式
管束學生的行為

因此,也要跟家長討論一下
怎麼樣處理這樣的情形,才能達到我們希望學生
能夠身體健康並且專注於學習的目的

可能是,平常多花點時間,跟孩子說說話
可能是,需要跟孩子討論手機使用的規則和方式
可能是,晚上再晚回來,也要進房間看看孩子

詢問家長,怎麼樣的方式,他覺得比較能夠做到?
或是有甚麼樣的困難?
或是有其他家長想得到的更好的處理方式
鼓勵並支持家長的用心

所以,家長的功能,是盡到照顧和關心的責任
讓學生在家庭中,能夠盡量得到他所需要的滿足

而專輔老師的功能,是透過和學生晤談後
了解孩子需要的可能是甚麼
或許是更多的關心和包容,或許是能力的提升
或許兩者皆有

專輔老師除了透過自己的專業
慢慢提升學生的能力,也可以和家長一起
討論出較為合宜的教養方式
tcpcchen
如果告訴媽媽是必要的,那是否也要告訴班級導師?
要或不要的理由,又是什麼?
fannyru
V老師提的例子,我覺得不需要讓班級導師知道。
因為這是孩子在家裡的事。
生活作息應當是家長要協助關心的,如果家長能夠透過這樣的討論,增加對孩子的關心,協助孩子改善生活作息的問題。
相對的,或許其他衍生出來的問題可能也會跟著解決。

不告訴老師,也是因為導師若知道了, 導師能使上力的也不多。
想像中,一般導師若知道了這種事,也只會告訴家長,至於能否做到與"家長討論,如何協助幫助孩子",則要看導師親師溝通的能力了。
vivienkuo
我覺得不需要告訴老師細節
但是,如果專輔老師固定會跟老師討論
也可以從老師那邊
了解學生最近上課的狀況
是不是有上課打瞌睡
或是精神不好,容易發脾氣的情形
讓我們對學生有更全面的了解

詢問老師學生的狀況
有一些好處
一個好處是讓老師覺得
我們是一起在協助這個孩子
而不是他一個人要對孩子負全責
可以減輕老師的壓力

另外一個好處
是我們也可以觀察
老師對孩子關心和注意的程度和面向
有時候,老師的教學工作太過於忙碌
比較容易把重心放在
功課有沒有交或是成績考幾分
只要學生在班上沒有出甚麼大亂子
通常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然而,對於學生這個"人"的關心
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
當學生覺得被老師關心和愛護
自然而然會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老師們如果能夠留意這一個部分
或許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處理學生的問題行為

但是,我們要怎麼跟老師說
才不會讓老師覺得反感而抗拒呢?
透過詢問老師學生的狀況
或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如果,我們每次問的都是學生在教室裡的作息
在教室裡跟同學的互動以及情緒的起伏
老師一次一次地聽
久而久之,或許老師就會嘗試
從這個面向來看待學生

當學生覺得被老師關心
師生之間的關係有進展
這種情形,學生的進步也會是比較快的
tcpcchen
這個問題既然牽涉到保密,就應該從保密的觀點來談。輔導室是一個特殊場域,而不是訓導處或導師辦公室的延伸。因為在這個場域要處理的,是學生的心理情緒困擾,因此信任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沒有信任感,學生不會對專輔老師交心坦白,沒有信任感,學生也不會聽進去專輔老師的苦口婆心。因此,在輔導室這個場域,對學生所說的事情要做到最大範圍的保密。所謂的最大範圍就是連導師與家長都不能說。

第二點,最大範圍也不是無限上綱,有一些情況應該例外,至少我的觀點是如此。而能被列入保密例外的,就是涉及到傷人或自傷以及侵損他人重大利益的事情,應該不能列入保密範圍,因為學生個人或其他人的人身安全或健康,或者避免學生將來犯罪的這一些事情,應該要列入考量的最高位階,而不能以保密來免除。因此學生說他去商店或家裡偷了東西或偷了錢,這種事情應該保密;或者學生沒有好好做功課,甚至說謊欺騙家長老師,這應該保密。但是如果學生說他有去打人,或者威脅霸凌某人,這不應該保密。或者學生說他有企圖自殺或做出割腕、自我傷害的事情,這不應該保密。同樣的學生晚上偷玩遊戲到三更半夜,不好好睡覺,會有影響健康的可能,這不應該保密。但是如果學生是在白天偷玩遊戲而影響功課,這種事情我不會說出來。因此,學生提到違反校規或沒有道德的事情我不會說,但如果是涉及違反刑法的法律問題,我會告訴該告訴的人。

第三點,要說出來也要看對象。如果是孩子的健康問題或個人人身安全,這種事情應該告訴家長,而不是告訴老師;如果學生會傷害他人或同儕,那這種事情要告訴老師,而不是家長。我們告訴相關人,基本上是基於保護學生的立場來做,這一點學生一定無法瞭解。但是專輔老師應該要利用平時與學生建立的信任關係來讓孩子相信你的善意。當然,專輔老師也一定要確定這一點,你將孩子的行為告知他人,不是因為你的憤怒生氣,不是希望第三者來處罰學生,而是希望能藉由這樣的過程來制止孩子犯下更大的錯誤。至於學生何時能感受到老師的善意,就看專輔老師的努力與用心了。
fannyru
如果學生說,他利用下課時間跟同學翻牆,出去買外食進來學校。
這樣,到底該不該說呢?
如果該說,家長又顧不到學生在學校裡的人身安全,這樣的狀況,是不是應該報告學校老師呢?
如果學生當下希望老師不要說出去,輔導老師又應該怎麼回應呢?
snoopy
翻牆外出,是否會有其危險性?萬一發生事情或意外,我想輔導老師內心一定難辭其咎吧!
我的作法~
1.先跟孩子討論,讓孩子去思考可能會發生的狀況?
2.技巧性地跟學務處反映,但又不會透漏是那些學生,只是請學務處注意此現象
tcpcchen
我認為敢翻牆外出的學生,一定具有某種程度的膽識與技巧。因此,翻牆外出發生意外的風險,與學生在校園內玩耍發生意外,或者學生騎腳踏車上學發生意外的風險一樣大。所以這樣的事情,應該是要在保密範圍內。當然,不動聲色的提醒學校加強巡邏,這故然可以阻止學生再翻牆外出。但是,不能翻牆外出的學生,接下來會想出什麼鬼點子呢?或者他因此警覺可能老師告密呢?

因此,站在輔導的立場來看,學生未來的心理情緒健康是遠比他目前犯的小錯或可能承擔的小傷害更為重要。因此,雖然知道小孩子走路上學可能會發生意外,家長還是會讓小孩子自己上學。因為這樣的過程,對小孩子的學習會遠遠大於他所要承受的風險。更何況,家長每天的接送,也不代表一定不會發生意外,不是嗎?

但是,替學生保密不等同於認同或放任他們的錯誤行為。而是知道他們會犯哪些過錯之後,你才能評估如何來幫這個孩子一步一步的改變成長。因為唯有在孩子信任你的狀況之下,你才能hold住這個孩子,也才可能讓孩子脫胎換骨。這過程的寂寞孤獨與壓力,也是專輔老師必須要承擔的。而可以承擔這種寂寞孤獨與壓力,也是專輔老師必須要具備的專業能力。
tcpcchen
說到專輔老師的用心,心理治療大師D.W.Winnicott曾提出一個Holding enviroment的概念。Holding講的是給出生嬰兒的養育環境,包括母親、父親及家。當然,傳統的照顧者其實都是媽媽,因此媽媽的照顧品質,就是嬰兒將來發育成長是否健全,很重要的因素。

母親的Holding最基本的是對嬰兒的懷抱呵護,餵奶以及洗浴等。這一些身體直接接觸的經驗,可以讓小嬰兒產生身體上的不同觸覺,從而出現自我身體存在的概念。而Holding的概念被引用到諮商輔導治療這個領域,當然就不是指諮商治療師與被諮商者之間的身體接觸擁抱,而是指心理層次的概念。只是心理層面上要有什麼特質或現象,才能說是psychological holding呢?

Winnicott在其論述中提到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這件事情,我個人的解讀是:正常的媽媽一定會將照顧剛出生的小嬰兒這件事情時時刻刻放在心上,而不會有絲毫的遺忘或漏失。也因為這種將某人放在心上的念頭,才會讓她盡心盡力的做好照顧者的角色。但是,諮商治療師並不是被諮商對象的媽媽,而被諮商的對象其實也不是剛出生、需要全然依賴他者的小嬰兒。因此,要如何讓諮商治療師將個案放在心上,這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因為一般人是有七情六慾的,會因為能幫助個案而高興喜悅,但卻也很容易因為被個案挑釁質疑而生氣。只擁有諮商技術的專業人員,是無法抵擋這種人性傾向的;而即便學習精神分析的治療師,也未必能看到自己的這種問題。因此,如何做好自我修行的功課,才是能真正做到將個案放在自己心上好好護念的關鍵。
fannyru
可以請版主再多說一些,什麼叫做"把個案放在自己心上好好護念"的意思嗎?
只記得,在學習諮商輔導的過程中,經常被前輩耳提面命,出了諮商室就要把個案忘掉,回了家不要把個案也帶回家。
因為,回了家,下了班還一直想著學校解決不了的個案,長期以往是會耗損輔導人員的心力的,容易耗竭。
這樣的護念,想必是不一樣的概念,可以請版主再多說一點嗎?以及,為什麼要把個案放在自己心上護念呢?
tcpcchen
一般的諮商治療師都很希望能將會談室內與會談室外做一個明顯的切割,不要讓會談室內的情況延伸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但要做到這一點,對一般的諮商治療師來說,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將與個案會談當作是他謀生賺錢的方法,因此才能無視於在會談室內所發生的種種,而可以在會談結束後將個案的困擾拋諸於腦後。但我相信這種諮商治療師很少,大多數的諮商治療師,應該都還是懷抱著菩薩心腸進到這個場域的。

在繼續說明下去之前,再介紹一位大師,那就是Melanie Klein的弟子,Bion.Bion在台灣並不是很被精神分析學界看重,畢竟精神分析的神主牌非弗洛伊德與榮格莫屬。但是近年來對Bion有興趣的分析師似乎越來越多,至少我的同事們已經出現這種趨勢。Bion對於心理治療曾提出一個很難以理解的概念,那就是No memory,no desire。這件事情讓許多人傷透腦筋,與心理治療師一般的認知是幾乎矛盾衝突的。但這可是大師說的話,你自己不懂是你的程度不夠,因此即便覺得難以思議,精神分析的徒子徒孫也只能不斷的研究摸索。

如果將WinnicottBion的觀點放在一起看,那似乎又是南轅北轍了。但是,之所以會認為南轅北轍,那是因為你是從西方的觀點來看待。但是Bion與榮格一樣,都受到東方文化很深的影響。因此要理解Bion的看法,就得要從東方文化切入,才有可能。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因為能做到無念(就權且當做是no memory吧),所以才能時時將某人放在心上,而不致於在離開會談室之後,還在牽腸掛肚。而要進一步再說明之前,還要再提到一位大師。
tcpcchen
接下來要進場的大師,與心理治療無關,但他所寫出來的東西,我覺得卻是深得個中精隨。這一位大師就是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在金庸先生的大作《倚天屠龍記》中,第24回的內容正好可以拿來說明無念而念的概念:

趙敏俏目一轉,笑吟吟的道:「你要黑玉斷續膏,那也不難,只須你依我三件事,我便雙手奉上。」張無忌道:「哪三件事?」趙敏道:「眼下我可還沒想起。日後待我想到了,我說一件,你便跟著做一件。」張無忌道:「那怎麼成?難道你要我自殺,要我做豬做狗,也須依你?」趙敏笑道:「我不會要你自殺,更不會叫你做豬做狗,嘻嘻,就是你肯做,也做不來呢。」

張無忌道:「你先說將出來,倘是不違俠義之道,而我又做得到的,那麼依你自也不妨。」

趙敏正待接口,轉眼看到小昭鬢邊插著一朵珠花,正是自己送給張無忌的那朵,不禁大惱,又見小昭明眸皓齒,桃笑李妍,年紀雖稚,卻出落得猶如曉露芙蓉,甚是惹人憐愛,心下更恨,一咬牙,對阿大道:「去把這姓張的小子兩條臂膀斬了下來!」阿大應道:「是!」一振倚天劍,走上一步,說道:「張教主,主人有命,叫我斬下你的兩條臂膀。」

周顛心中已憋了很久,這時再也忍不住了,破口罵道:「放你娘的狗臭屁!你不如斬下自己的雙臂。」阿大滿臉愁容,苦口苦面的道:「那也說得有理。」周顛這下子可就樂了,大聲道:「那你快斬啊。」阿大道:「也不必忙。」

張無忌暗暗發愁,這口倚天寶劍鋒銳無匹,任何兵刃碰上即斷,惟一對策,只有以乾坤大挪移法空手奪他兵刃,然而伸手到這等鋒利的寶劍之旁,只要對方的劍招稍奇,變化略有不測,自己一條手臂自指尖以至肩頭,不論哪一處給劍鋒一帶,立時削斷,如何對敵,倒是頗費躊躇。忽聽張三豐道:「無忌,我創的太極拳,你已學會了,另有一套太極劍,不妨現下傳了你,可以用來跟這位施主過過招。」張無忌喜道:「多謝太師父。」轉頭向阿大道:「這位前輩,我劍術不精,須得請太師父指點一番,再來跟你過招。」

那阿大對張無忌原本暗自忌憚,自己雖有寶劍在手,佔了便宜,究屬勝負難知,聽說他要新學劍招,那是再好不過,心想新學的劍招儘管精妙,總是不免生疏。劍術之道,講究輕翔靈動,至少也得練上一二十年,臨敵時方能得心應手,熟極而流。他點了點頭,說道:「你去學招罷,我在這裡等你。學兩個時辰夠了嗎?」

張三豐道:「不用到旁的地方,我在這兒教,無忌在這兒學,即炒即賣,新鮮熱辣。不用半個時辰,一套太極劍法便能教完。」他此言一出,除了張無忌外,人人驚駭,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均想:就算武當派的太極劍法再奧妙神奇,但在這裡公然教招,敵人瞧得明明白白,還有甚麼秘奧可言?

阿大道:「那也好。我在外殿等候便是。」他竟是不欲佔這個便宜,以傭僕身份,卻行武林宗師之事。張三豐道:「那也不必。我這套劍法初創,也不知管用不管用。閣下是劍術名家,正要請你瞧瞧,指出其中的缺陷破綻。」這時楊逍心念一動,突然想起,朗聲道:「閣下原來是『八臂神劍』方長老,閣下以堂堂丐幫長老之尊,何以甘為旁人廝僕?」明教群豪一聽,都吃了一驚。周顛道:「你不是死了麼?怎麼又活轉了,這……這怎麼可以?」

那阿大悠悠歎了口氣,低頭說道:「老朽百死餘生,過去的事說他作甚?我早不是丐幫的長老了。」老一輩的人都知八臂神劍方東白是丐幫四大長老之首,劍術之精,名動江湖,只因他出劍奇快,有如生了七八條手臂一般,因此上得了這個外號。十多年前聽說他身染重病身亡,當時人人都感惋惜,不覺他竟尚在人世。

張三豐道:「老道這路太極劍法能得八臂神劍指點幾招,榮寵無量。無忌,你有佩劍麼?」小昭上前幾步,呈上張無忌從趙敏處取來的那柄木製假倚天劍。張三豐接在手裡,笑道:「是木劍?老道這不是用來畫符捏訣、作法驅邪麼?」當下站起身來,左手持劍,右手捏個劍訣,雙手成環,緩緩抬起,這起手式一展,跟著三環套月、大魁星、燕子抄水、左攔掃、右攔掃……一招招的演將下來,使到五十三式「指南針」,雙手同時畫圓,復成第五十四式「持劍歸原」。張無忌不記招式,只是細看他劍招中「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之意。

張三豐一路劍法使完,竟無一人喝彩,各人竟皆詫異:「這等慢吞吞、軟綿綿的劍法,如何能用來對敵過招?」轉念又想:「料來張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數,好讓他瞧得明白。」

只聽張三豐問道:「孩兒,你看清楚了沒有?」張無忌道:「看清楚了。」

張三豐道:「都記得了沒有?」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小半。」張三豐道:「好,那也難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罷。」張元忌低頭默想。過了一會,張三豐問道:「現下怎樣了?」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大半。」

周顛失聲叫道:「糟糕!越來越忘記得多了。張真人,你這路劍法是很深奧,看一遍怎能記得?請你再使一遍給我們教主瞧瞧罷。」

張三豐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劍出招,演將起來。眾人只看了數招,心下大奇,原來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沒一招相同。周顛叫道:「糟糕,糟糕!這可更加叫人糊塗啦。」張三豐畫劍成圈,問道:「孩兒,怎樣啦?」張無忌道:「還有三招沒忘記。」張三豐點點頭,放劍歸座。

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半晌,又緩緩踱了半個圈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張三豐道:「不壞,不壞!忘得真快,你這就請八臂神劍指教罷!」說著將手中木劍遞了給他。張無忌躬身接過,轉身向方東白道:「方前輩請。」周顛抓耳搔頭,滿心擔憂。

方東白揉身進劍,說道:「有僭了!」一劍刺到,青光閃閃,發出嗤嗤聲響,內力之強,實不下於那個禿頭阿二。眾人凜然而驚,心想他手中所持莫說是砍金斷玉的倚天寶劍,便是一根廢銅爛鐵,在這等內力運使之下也必威不可當,「神劍」兩字,果然名不虛傳。

張無忌左手劍訣斜引,木劍橫過,畫個半圓,平搭在倚天劍的劍脊之上,勁力傳出,倚天劍登時一沉。方東白讚道:「好劍法!」抖腕翻劍,劍尖向他左臂刺到。張無忌回劍圈轉,拍的一聲,雙劍相交,各自飛身而起。方東白手中的倚天寶劍這麼一震,不住顫動,發出嗡嗡之聲,良久不絕。

這兩把兵刃一是寶劍,一是木劍,但平面相交,寶劍和本劍實無分別,張無忌這一招乃是以己之鈍,擋敵之無鋒,實已得了太極劍法的精奧。要知張三豐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劍法忘不乾淨,心有拘圃,劍法便不能純。這意思楊逍、殷天正等高手已隱約懂得,周顛卻終於遜了一籌,這才空自憂急了半天。
vivienkuo
版主在上面的發表提到 "學生提到違反校規或沒有道德的事情我不會說"

專輔老師雖然能夠包容學生做出違反校規或是沒有道德的事情,但是這一些作為,卻會給學生本身帶來煩惱和困擾,那麼,當面對這樣的學生時,我們該如何協助他們呢?我們又該怎麼評估,學生們心裡確實知道,專輔老師的包容,並不表示同意他的作為呢?
tcpcchen
Bion除了提出 No memory,No desire 的概念之外,還提過 container/contained 的概念。這個詞被中譯成涵容,與Bion的原意,應該是有所出入的。而不少人也以為 container/contained Winnicott holding/holding enviroment 類似,但其實這兩組概念還是有差別的。要說明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其實相當費口舌,也未必能讓閱讀的人清楚了解,因此我就舉例來說明,或許會更容易體會。如果我們把場域設定為諮商治療師與被諮商治療者的關係來說的話,holding/holding enviroment 就好像有充足氧氣與食物的水族箱之於魚;而 container/contained 則除了氧氣與食物充足之外,還加上具有將水族箱的水過濾潔淨功能的過濾器。這樣的舉例說明,讀者可以試著取其意象來體會。有心於輔導諮商治療的人,如果想提昇自己的能力。就要習慣於識得劍意,而不要只認得劍形。

水族箱中的魚,不會知道他所生活的水族箱有沒有加裝過濾器,魚就是在其中生活著。因此,水族箱如果氧氣或食物不足,或者氧氣食物充足,但是沒有過濾功能,那生活在其中的魚,就會生病,甚至死亡。同樣的,專輔老師也好,諮商治療師也好,作為心理健康的維護人員,如果能在扮演好 holding/holding enviroment 的角色之外,也有能力扮演好 container/contained 的角色,那麼被輔導諮商的對象,他精神心靈上的染污,就會逐漸減少了。
vivienkuo
版主以水族箱的例子,說明holding/holding enviromentcontainer/contained之間的區別,這樣子的說明,好像就能解釋我以前遭遇到的困擾,就是學生在輔導室的表現,似乎變好了,但是回到班級或是家裡,其他人卻感覺不出學生的進展,只覺得學生仍在原地打轉。

如果只有輔導室是一個氧氣充足食物豐富的環境,顯然是不夠的,學生們必然會回到他原本的環境,遭遇到相同的困難,引發了原本的行為模式,於是,對方就會覺得學生是沒有改變的。問題是,我們不可能把每一個環境都改變成輔導室的樣子,因此,就必須培養孩子們有面對惡劣環境的能力,所以,如版主所說container/contained的能力,確實是非常的重要。
tcpcchen
從心理治療的觀點來說,治療者本身就是那個水族箱。因此,如果個案回到他的環境仍然會出現問題,那就表示水族箱的水還不夠乾淨。
tcpcchen
水族箱的水不乾淨或不夠乾淨,要檢討的不是水為什麼這麼髒,而要檢視濾水器的效能。有些濾水器虛有其表,也就是只具表相而無實質功能的山寨版;有些濾水器則是低功效,很容易就達到潔淨的極限。實際上的濾水器不能用的時候,可以換濾心,但是諮商治療人員的過濾潔淨功能,沒有濾心可換,無從換起,只能讓這一個濾心自我潔淨,將從個案精神心靈上過濾出來的染污設法排除掉。能隨時排除掉染污的Container就可以一直發揮功效,而不致於被染污堵塞到窒息了。

至於作為諮商治療人員如何將這一些從個案那邊濾出來的染污排除掉呢?我常常會想到佛教經典中的一段話: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那麼,應該有人會說他不相信宗教,或者他是基督教徒,因此不想採用佛教的觀念,那當然也是沒問題的。你沒看西方的精神分析大師或者心理治療大師,絕大多數都是無神論者或基督教徒,一樣也在做這種幫病人解除psychic paintrauma的工作。如果你是這麼想,那當然就得依著西方心理治療的觀點,去找個分析師或治療師,來做你自己的清淨功課。只是要這麼選擇的話,必須要有把握你所找的治療師是比你清淨的,才不會反而被他的垃圾染污了。這種例子在歐美國家是時有所聞,最有名的就是"False memory"所引發的性侵控訴的事件了。相關資料網路上很多,有興趣的就自己google吧!